物流系统化的具体含义
国民经济中有效的物流系统,是由国家经济部门、各企业、横向或纵向联合成的企业集团的物流部门以及物流经营业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和权限内用为系统的主体,综合运输、储存、装卸、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这些物流活动的七功能使之系统化。其次是应用物流系统的效率与费用分析使系统的构造、组织、管理的物流过程较优化,即以物流总体系统成本较低来实现一定的物流服务。物流总体系统的效率是物流系统产出与投入的比率。物流系统的投入是为产出物流活动总功能所需要的资源,资源的消费值通过物流成本来掌握。产出是物流服务。物流组织主体,为了以较少的物流费用实现要求者所要求的物流服务水平,要权衡物流活动七功能较优水平的组合,其次为获得各功能的较优水平,需要选定具体活动中的较优手段。没有实现总体系统化的物流系统,其物流总成本一定**实现物流系统化后的物流总成本,因此,只有实现物流系统化才能以物流总成本较低提供用户需要的物流服务,才能实现物流合理化。
物流系统化的方法
怎样才能推进物流系统化呢?以物流系统化为目标的物流革新,必然要实施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单元化、联合一贯制运输等一系列技术革新,这些技术革新将带来物流现代化。但这并不是物流系统化的根本目的,只不过是手段而已,物流系统化的根本目的在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如果忘记这个根本目的,就会出现尽管进行了物流技术革新,但物流成本反而变得更高的情形。因此,能否降低物流成本就成为物流系统化成功与否的的评价标准。在推进物流系统化的初期,物流能力的扩大无论对社会物流,还是对企业物流,都是物流系统化的中心课题。这个时期,物流系统化的核心任务是硬件开发。社会物流要进行“综合运输网”、“大规模物流基地”、“复合终端”的建设;企业物流则要进行“机械化托盘货架仓库”、“计算机联机网络”和“系统设备”的建设。如何评价社会物流系统硬件的改善是否推进了物流系统化,如何评价企业物流系统硬件的改善是否使运输、储存、装卸、包装、配送、信息各职能相互配合、协调得更好,只有用物流总成本作为评价标准。目标函数是费用总额的大系统模型优化的过程,是对用总成本方法优化物流系统的大系统理论证明。 当我们以物流总成本较低为目标来协调各子系统时,物流总成本将分解到各子系统上,构成各子目标,通过子系统的优化及重新分解物流总成本到各子系统的系统协调过程,较终可以找到使物流总成本较低的物流大系统较优或次优状态。尽管这时各子系统并不一定是独立时成本较低状态,但物流系统取得了物流总成本较低的优化状态。可见,用物流总成本较低这个目标能够实现物流系统化,在难以将物流固定费用、变动费用都以数学描述时,总成本方法(TotalCostApproach)就成为推动物流系统化的根本方法。 由此可见,要想推进物流系统化,必须研究物流成本计算的理论和方法,准确地掌握物流活动耗费的全部费用,正确地划分物流活动七功能耗费的费用,科学地测定改进的新物流系统与现有物流系统物流总成本及系统效果的差别,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把握物流系统化。可以说,没有物流成本计算就不会有物流总体系统化。物流成本计算作为推进物流系统化基本方法这一点,已被美、日、西欧各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实,必定成为推动我国物流系统化的基本方法。
http://lywuliu.b2b168.com